星期五, 6月 12, 2009

回信:伊斯坦堡的記憶

D來信問:你看過這本書,也許有更好的想法。
分享一篇..http://magz.roodo.com/article/889



我說:
更好的想法?倒未必。


我只覺得,這個作者應該是和我們差不多層次的旅者,但是相較於我更有自己的見解。不知怎地他的文字讓我有種熟悉感。很像我會用的文字描寫:沒能很深刻的書寫一個城市,但又是個感受過些什麼的人。也許這是我膚淺的感覺,但我是這樣看待自己的。


不過這作者比我程度還好。因為他寫出了我的感覺:這是個不在乎過往輝煌歷史的城市,但那很容易辨識,因為窮,因為想要有錢,因為這個城市裡的人從來就是以經商聞名。即如羅馬人也不在乎整座城市裡舉目所見的古蹟,因為那些你慕名而來的事物,就在從小生活的每一隅裡,古蹟的價值在於你的定義。古城裡的人似乎都有這種心態,大陸很多城市不都讓人有這種感覺?至是古城裡的人都愛做生意,無所不用其極的各種買賣手段,尤其善用遊客尋幽的心態來做拉攏人,這就是讓旅人詬病的消費文化歷史之舉。但,在這樣的城市裡,不靠祖先吃飯,祖先和現在仍活躍於舊城裡的子孫們又怎會存在呢?


書讓人讀的模模糊糊的,或者是有距離的看那本書,整本書不那麼真切的看待是因為那地的歷史風情太遙遠,尤其是翻譯的地名。我最有所感的,是作者在這座城市裡成長的記憶,家族的記憶,延伸到整座城市、土國的歷史演變。尤其書中特意提出的「呼欲」,那是過往城市歷史和高階文化的鄉愁,因為作者出身良好。出發前看那本書,回來後更有具體的感受,因為地名熟悉了起來。只是,我們呆在那個城市裡的時間太短。但仍讓人難忘。 而每一個城市,尤其是文化千年的古都,呆多久都是不夠的。即使是台北城,要感受這座年輕的城市,仍須時間醞釀、體會。

我想,我不熱衷的香港,卻在那麼多人眼中、口中成了一座文化成熟、有自己特色的城市(最近又看到知名建築師如是說),所以,哪一座城市不需要時間去辨識它的經緯度呢?


而話說回來,我仍是相當喜歡「伊斯坦堡」一書,書裡的文字優美,讓這座城市充滿了朦朧的懷舊色澤。和你寫這些字的當下,我突然想起一楨書裡的照片,一匹馬和一面殘破的城牆,還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我們坐在旅館吃著早餐的眺望。 伊堡就算下雨也下得那樣美,讓人想念。而我們去的那年陽光,是那樣明媚。



不諱言,我前些日子也看了伊堡的機票,還是覺得前年夏天真是去對了,機票便宜,我們真的撿倒便宜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