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24, 2008

又吃太飽了

吃太飽,晚上凌晨才出發去吃了天外天麻辣鍋,三點才回家,結果現在凌晨四點半了,我還飽得不能睡,真是花錢受罪。

唉,很久沒做的事就會很想做,很久沒吃的東西就會想去吃,結果一直吃一直偷懶的結果,反而是傷身又耗財。

真是的。

作息很亂,身體疹子長不停,之前輩跳蚤咬的傷痕還不好,啊,全身皮膚不能看,黑眼圈也幾乎深不可測的黑,怎樣?現在是自己自暴自棄嗎?

想要有計畫的閱讀,規律的作息,按時運動,讓身體窈窕,減輕負擔,結果之前才稍稍計畫,但卻一整個禮拜的行程都做不到,反而月吃月多,全無進度可言。

是真做不到嗎?

未來未來卻一直來。。。。。。

不想又吃太飽了!

星期六, 9月 20, 2008

小娃兒週五的歷史博物館之旅

週五下午,帶著哥哥和妹妹走了一趟南海路。

起因於月初去看米勒展,展後順道看了歷史博物館的基本展出,拿了好玩的鼻煙壺介紹回家,兩個小娃兒對那種小小的瓶子也很有興趣,所以我就答應帶他們去看。今天下午成行,因為明天週末放假,小娃兒時間多些,誰叫哥哥已經開始上小一了,開始有到學校上下班的必要,假使今天要真逛累了,隔天也可在家好好休息。

光從家裡先坐公車再轉捷運,再從南門市場出口走到南海路,單趟也要40分鐘,說累不累,但是五歲和七歲的小孩,腳力還是被路程車程鍛鍊了一下。中午的大太陽烤得我們汗流浹背,雖然已經九月天了,農曆都是八月二十了,我們卻還遇上南門市場的集體普渡,下午二點到回程看展完五點半,都仍在普渡。

頂著豔陽,喝著飲料解熱解渴,終於到了歷史博物館。小孩對小小的鼻煙壺其實沒能維持多大興趣,東看西看隨便說了一番,就亂跑亂衝到其他展區,不過好在史博館很小,也不至於不見了小孩。鼻煙壺展旁還有手杖展,中國的龍首和西方獅子、鴨首手杖比較吸引他們,不過總的來說所有展品敵不過展區的大椅子有魅力,妹妹整個人躺在上面非常滿意。忘了說哥哥還多看了咖啡文化展,對咖啡豆和留聲機他倒是很有感覺,因為留聲機的大喇叭很好玩,像一朵朵的花,可愛極了。對我而言,也是第一次看到留聲機,並且還見識到木製外殼的冰箱和一百多年前的烘豆機呢,好有意思哪!

再來又要爬上三樓去瞧瞧,人都很愛往上爬,不是嗎?我才想到自己到一地觀光,也都很喜歡上樓看看,大人小孩其實沒有什麼不同。三樓是華夏文物展,記得以前來看時覺得有些東西印象很深刻,尤其是第一次看到課本上教的唐三彩時,覺得胡人騎駱駝和唐朝女仕的樣子很好玩,和詩詞裡的印象很像,迥至於我們現代對美的認知。還有青銅器、陶俑等都很有意思,不過小孩倒是有看沒有懂,只在看到明清瓷器時有一點感覺,因為那和平常吃飯喝湯的杯碗瓢盆差不多。好在妹妹還認識駱駝,知道唐三彩上胡人騎的動物是駱駝,沒有亂說成馬,可見製作的生動逼真。哈哈,那同時也是之前有帶他們去動物園實地參觀的成果......

不過,小娃兒到歷史博物館做啥呢?其實都看不懂的,走馬看花亂逛一通,最吸引他們的,其實是電腦的互動遊戲,在這話說應該最遠古的樓層,離他們年代最遙遠的時代,他們兩人反而不想離開,因為電腦遊戲太好玩啦!呵呵,真不知道開說什麼,只能說,至少他們認識了幾個陶罐、幾個人俑,還有瓷器。當真看到實物矗立在眼前時,只能慶幸他們至少有認出一兩個,因為剛剛才正「玩」過……

最後願意離開好玩的華夏文物區,是因為不小心看到整片落地窗前的荷花池。「儀姨,我們去那裡玩!」很好很好,植物園本來就要去的,小孩都喜歡蹦跳,更何況有魚有花有池塘,真是再好不過了!他們喜歡荷花嗎?花葉都枯了,只剩幾朵還撐著等這晚訪的小娃兒來問好。也好,聊勝於無。

終究是快樂的一天,而且還要伴以下午茶作結。畢竟兩人又餓又累,我和NINA阿姨也是,大人才累呢,不是嗎?不過,這是很好的一個小小旅程,希望有種個什麼小小種子在他們心裡,等將來哪天可以發芽長大?就像我自己今天走在裡頭參觀時,正回想第一次來訪時的感覺,到如今,還是有收穫的。畢竟百聞不如一見,文化是要浸淫其中才能真正存在,也是如此,書本上的一切才有了意義。

星期三, 9月 17, 2008

墨西歌情人










看了博客來的推薦新書,墨西哥情人,喚起記憶中對墨西哥的嚮往。

對那個陽光燦爛、紅花恣放的國度不甚了解,但小說裡的墨西哥,電影裡的墨西哥,有音樂有舞蹈,有情人還有巧克力,有龍舌蘭還有沙漠深不見底,有天主教還有濃厚的家庭情感和香味料理。看過的小說和電影裡的墨西哥世界真的如同作者在《墨西哥情人》裡寫的一樣,是世上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城市嗎?

每一個資深的旅人都有一個不斷回訪的城市,每一個浪漫的旅者都有一個深愛的影子情人置身在城市的一隅。

號角響起,征人離去,良辰美景,總在故事中穿梭迴盪。行人的點點手札心情,於是串成了鍊珠,掛在每一個望過城市面容的過客的眼底。

不遠的未來,墨西哥,我一定要去,讓你也成為我眼底心底的滴滴回憶。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3573

星期二, 9月 16, 2008

下午偷懶的愉快

昨晚擦了Jill Stuart指甲油,這是颱風夜理去SOGO的戰利品,N要買的東西沒了,所以我們改買指甲油,總是要拎點東西回家吧,哈!不會上指甲油,我連妝都不會,只要是要花時間讓自己變美的事,我都不擅長,所以指甲油本身很好看但我搽的很醜,一小塊一小塊,不是很均勻。今天問Yu好看嗎,果然,Yu說塗的很醜......

但是今天心情很好,因為睡得很好,原本早上要去上那堂綜合功能有氧的課,但是我總也起不來,貪睡,所以和這堂課無緣,只是放在心上人從未出現過,唉,原本我還想這週一定要運動五天呢,誰教我莫名的凌晨五點就醒來,翻來覆去睡不好,後來生氣嘔氣,沒睡飽心情不好,索性就放縱大睡,放棄運動了。果然,下午起床後大吃特吃,我看真的是不能偷懶,不然就只落得增肥的下場!不過,睡熟了起來,心情的很愉快!

剛剛到教室前,特意繞走中正堂圖書館這邊,借了五本書,其中四本都是我想看的書,都是我喜歡的作者,馬丁‧史密斯,赫拉巴爾,小川洋子。抱著書走在我喜歡的巷子裡,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覺得這樣的上班路程,也很愉快。

電影颱風夜

今年的中秋節,比較不同?

以後談起今年的月夜,或可稱為辛客樂中秋夜吧?它的來襲攪亂了一池春水,好多的中秋團圓計畫都被迫打消,出遊計畫也硬生生中斷,最讓人難受的,應該是中秋的團圓夜,變成了永別的日子。颱風,吹呀吹,風雨狂虐,不見日月。

週午夜、週六日,多了兩天颱風假,不用上課。但是面對外面的風雨,也無法出門,只能在家裡剝柚子、吃月餅,看電影,變成胖胖的月餅臉,自己照自己,亮一些。

有時風有時雨,週六登陸前,是風大雨小些,週日登陸離開後,雨下個不停。我在家裡也悶著,還是耐不住走出門去租片,去龍門路的亞藝影音,一程走路去,20分鐘,雨風就是颱風該有的樣子,很大,斜斜的吹,大家都要把傘變換不同方向,才能擋住可能從至面襲來的雨,不過,總也仍是淋濕的下場,躲不過的。這時想到,颱風還是厲害的,畢竟他讓每一個街上的行者,都穿戴了相同的裝備—雨傘或雨衣。沒人敢不帶,誰不低頭走路,誰要倒楣。所以伊索預言的故事裡,太陽和北風的比賽,可以加一場續集,太陽的熱力讓人們脫了衣服後,颱風的威力也可以讓人們穿雨衣,只是呀,希臘沒有颱風,所以這個故事只能我們自己加。

週五租了兩部電影,一是點驚爆21點,一是雜貨店老闆的兒子。21點沒有預告或想像中的高潮,所以看的過程中覺得有些悶。但是雜貨店老闆的兒子,就是一部細膩的好看電影了。值得一看。
裡頭人的情感,家人、準戀人、離了婚的夫妻,還有小鎮居民的牽扯,都是涓滴長流,要相處才讓人放不下,鄉間的一個個風景,在電影裡未必都是明媚燦爛的,隨著主角的心境,有暗有亮,就是事實。因為再美的風景,每天觀看,心境不同,也不是相同的一處景致。電影好看的地方在於,導演給的暖度剛好,戲裡的人都會有爭吵有糾葛掙扎,但是有些東西終究讓人放不下,淡淡的,細細的,那是情感,對人對物的真情,所以會讓你回想,伴隨的雜貨點老闆兒子的雜貨車,蜿蜒著鄉間道路,閃亮亮的走。


然後周六晚又去租了片子,我是勤勞的小蜜蜂,颱風夜裡仍然愛步出家門,其實,我是想知道外頭的狀況而已。愛湊熱鬧的鄉民......這次租了七日之癢,四月三週又兩天,還有我的藍莓夜。先看了七日之癢,難看的片,和我的倒數第二個男朋友是同個等級,低俗的搞笑片,喜歡加A橋段來刺激觀眾感官,俗爛。博物館驚魂夜算是好看有創意,哪知這部這樣低俗......看了難看的電影就讓人沮喪。

週日我們就出門啦,去SOGO去買N想買的東西,還去看了電影「囧男孩」,啊,這就是一個快樂的夜晚了,一點都不用怕失望。這兩天要來寫一篇觀影感想。回家後晚上在HBO看了「觸不到的戀人」,雖然男女主角都老了肥了,但是故事就是夠八股夠浪漫,讓人看了心又花開片片,有了希望。只是呀,結局仍是觀眾喜歡的快樂結局,所以片子不夠有力道,就是被淹沒在一堆愛情片海中。不過,生活中,有時候就是需要童話故事來救贖。呵。

也算是這個週末颱風夜的美好Ending。

星期日, 9月 14, 2008

湄公河的生命

我喜歡蝙蝠、也喜歡鱷魚,很奇怪吧。
以前不喜歡這些動物,覺得恐怖、醜陋,
尤其,故事書裡的這些動物,嚇人,吃人、威脅人們的生命。
現在呀,看了Animal planet, Discovery channel,
知道他們的生存法則,知道蝙蝠是人的遠親,也是哺乳類動物,
知道蝙蝠不吸血,知道鱷魚是活化石,

沼澤裡,森林邊,洞穴中,樹枝上,有他們的蹤影,
才代表他們所在的居所是乾淨的,
不受污染的,有生機的,有未來的!

不管在心理遊戲中,選擇蝙蝠或鱷魚所代表象徵的意義是什麼,
但是,剛剛電視裡介紹的湄工河柬普寨的狐蝠和暹邏鱷,
我都親眼見過他們,而他們都將近絕種,
讓人心痛。

狐蝠的眼睛那麼大,棕色的眼睛和我們人類一樣炯炯有神,
暹邏鱷只吃魚類小型動物,軟軟的腹部那樣舒柔,
全都因為人得重種作為,消失無影。

伊洛瓦底江的江豚呀,在恆河、湄公河、長江的江豚呀,
去哪再去尋找你們的蹤跡?
曾經是戰爭時其實,士兵箭靶下的犧牲者,
只為拿豚身上的油脂來潤滑兵器,
誰?誰叫他們參與戰事?
戰爭結束了,人存活下來,
也許那些戰火滅了,
但是,
只有曾經在岸邊水裡救過人類王子的,
湄公河裡的人魚記得,

只是,
送走了灰炮,
觀光船也來,
太多的干擾,豚兒們最終只好離開棲息地,
也成泡沫,
走向滅亡。

我們希望湄公河裡的美人魚、鱷魚、蝙蝠都存在,
未來的孩子裡可以親眼見到,
不再只是故事中消失的蹤跡,
那,關於未來,
生存與生態,
河邊的人都知道,
比我們都清楚,背後,
湄公河邊裡的生命,
是牠們,也是河邊的村民......
分不開,但又無可奈何。

星期四, 9月 11, 2008

只有一種交通方式

《目送》裡,她去的地方應該是龍波邦吧?J去年也去過,不過,他沒法兒在那個地方呆太久,因為他是熱愛消費血拼的旅行者,物資缺乏的寮國,應該沒有人麼可以讓J盡情的採購。她寫菩提樹下的廚師蘇麥,湄公河畔追逐一天一班船隻的孩童,三百里蜿蜒的乘舟所見,一切赤裸裸無遮掩,所以真實,所以看的清楚。

從泰寮邊境的小村茴塞到龍波邦,飛行距離200公里,走曲折的山路也許是400公里,但是,卻當我們隨著作者的言談思索時,作者卻又推翻一切說法,寮國,竟窮得連山路都沒有辦法修築,交通的唯一方式,只有乘船。讓我想到「雨崩村」,那個是與外隔絕的村落,進村只有兩種方式,一是徒步,二是騎騾。騎騾的只有不能動的東西:走不動的遊客騎騾,沒有腳的物資也由騾負載進村。想來,「雨崩」比起寮國當是富裕多了,至少,一天裡可見的金髮碧眼更多,駝進來物資也越多,滾進來得錢也就越多,當然,溢生出來的垃圾也就越多,就成了外來世界進過村落的痕跡,有錢的顧騾走了,沒錢的用這種方式留下來。

村民都知道村子富裕後帶來的東西,你不要的,他們更不要,尤其,他們其實沒那麼需要,消費垃圾的,多半是外來的人們。只是他們無力解決,連路,他們都沒有辦法開了,更何況,是硬要進來的機器產品。

不知道,村子里的孩子,是否在剛見剛瞥見世外桃源的登山客時,也是一路伴隨他們行走,一天只見一行人的單純追逐、盈盈笑的快樂?

一個人走

其實,我真的在很多地方是比不上別人的。不過沒關係,不是每一個人事事都拿手的。

昨天看了D給我的BLOG,那是一篇寫行京行的文化衝擊,繼而連接到海角的文章,最近海角七號的文章很紅,四處都看的到,所以我也會點選這些文章看看,看看別人的看法,只是上次我寫觀影心得前,其實沒有任何和電影有關的相關知識,純粹是自己看電影說想法。寫了後感覺到,我的筆力、眼力、腦力都不夠銳利,所以文章篇幅雖長卻沒有自己心理想像中得精彩。即是我覺得自己說的東西是原創,也還不錯,但了朋友的兩篇文章,卻覺得他們的句子,比較能傳達他們的想法。一個精簡,一個辭意表達清楚。這是我都做不到的地方。網上有很多很多的海角文章,我都沒興趣看,因為不想知道別人到底又說了什麼,可是剛剛看這一篇,光因文章的標題就讓我點了進去。這應該也是看完有關文化衝擊文章的好感所延伸所致,想知道這個有意思的BLOG對事情的看法和說法。讓我有感觸的延伸文章,文章也不長,說穿了好像啥都沒說,但是好像又很有感覺,朦朦朧朧的。但是卻文章很有情緒,因為作者個人的喜好滲透其中。

對照最近看的書《目送》,可以說龍應台文章寫得很真摯感人,尤其是親子母女間的涓滴情感。她的寫法其實也是很個人思致的呈現,有些似乎也是有點跳躍,但是其中的聯想,作者在文筆中,以文字串接起來,讓讀者看到了她思緒的飛動,所以她能寫,也會寫,尤其,她想的這樣多。

看著書,才知道,原來龍應台一直不斷的閱讀、不斷的汲取,所以中英文寫作都可以有所陶鑄變化而不流於枯竭。不像我自己前幾日撰文時,很能顯的發現自己的字彙貧乏,不斷重複相同的字句,就是一種語言匱乏。因為多方閱讀,因為常常思考,所以及使見解不是專家學者的說法,不是浸淫其中的愛好者的行家意見,但是只要你自成一格,有所興發,都能透過感人,傳達深刻的情感,像她文章裡寫的蔡琴演唱會,像書裡的照片,也許不是專業攝影師,構圖也不是最最銳利的佳作,但卻是透過作者的眼睛我們看到了另一種風景。

這到安撫了我,或者該是我想通了?我就這樣的寫吧,在這裡抒發我自己的心情,不用擔心誰看了走什麼想法,她寫得也不是全都那麼好,因為那篇文章我覺得前後矛盾,那些字句只是寫文章用的邏輯不通,而他的文章也沒什麼深刻的見解,只有一瞥過的光影,不耐久藏。所以,就練吧,就寫吧,反正不為誰而做,也不要想著讀者是誰,哪需能說哪些不能說,至少寫出看法,練習文筆。


又回到這裡,沒有人知道的地方。前些日子和大學同學互動的熱度,隨著暑假過去了也褪了。終究,繁華熱鬧會過去,有些時候,有些地方,還是只有自己。就像《目送》 裡,龍應台說的,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http://mmdays.com/2007/07/17/bejing_2/